又是一年端午季,,我輕輕的撥開芳香的粽葉,如同打開二千年前的江河,,思緒如潮水般洶涌,、滌蕩于胸。
漫步在陵陽河邊,,我試圖用時光的碎片,,拼成一個楚國,,去尋找詩人屈原走過的山水,去尋找那留下的古城的蹤跡,。這一條陵陽河,,由西向東穿鎮(zhèn)而過,因水最終向南流又叫南流河,。古陵陽城背靠九華山,,北有分流嶺,西,、東,、南有天然的護城河,易守難攻,,在吳楚相爭的戰(zhàn)國時期,,這里是一個軍事重鎮(zhèn)。
走在陵陽的青石路上,,古樸的街,,斑駁的墻,那是歲月的印跡,。是呀,!古陵陽是軍事和經濟重鎮(zhèn),文化風貌更不遜色,。如今的陵陽被稱為千年詩鎮(zhèn),,屈原、謝朓,、李白都曾留下千古墨寶,;明清時期,它還成為徽文化的傳播要道,,現(xiàn)有古民居100多棟,、古橋40多座。陵陽是九華山的南大門,,有神仙洞,、黃石大峽谷、神龍谷等自然風光,,還有皖南古民居太平山房,、李氏宗祠、寧氏宗祠等人文古跡,,極具地方特色,。
聽!楚風,悠悠吹響編鐘,!詩人屈原發(fā)出感嘆“民流離而相失兮,方仲春而東遷,。去故鄉(xiāng)而就遠兮,,遵江夏而流亡。哀州土之平樂兮,,悲江介之遺風,。當陵陽之焉至兮,淼南渡之焉如”(屈原《哀郢》),,這已是他二次被逐,,并至“陵陽”的吶喊。據《史記·屈原列傳》記載,,屈原曾為楚懷王左徒(僅次于宰相),,入則與王同議國事,出則應對諸侯,。他學問淵博,,精明強干,洞悉戰(zhàn)國形勢和楚國政治,,對內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,,舉賢授能,彰明法度,;對外實行聯(lián)齊抗秦的外交路線,,力圖孤立秦國,壯大楚國,。他的政治抱負和治國綱領曾受到楚懷王重視,,要他起草變革方案(憲令)。上官大夫靳尚心懷嫉妒,,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,。楚懷王聽信讒言,免屈原左徒職務,,令其作三閭大夫,,掌管王族三姓(昭、屈,、景)事務,。
看!江水,,暗流洶涌澎湃,!時秦王派張儀出使楚國,以秦國商、于之地600里相許,,千方百計破壞楚齊聯(lián)盟,。楚懷王親信張儀,與齊國絕交,。張儀回秦后又違背在楚國的承諾,。楚懷王一氣之下,興師伐秦,,秦兵大破楚師于丹,、淅,取楚之漢中地,。楚懷王醒悟,,重新啟用屈原出使齊國,修好楚齊關系,。秦獲悉,,害怕楚齊兩國再度結盟,派張儀二次入楚,,以重金賄賂楚懷王寵妃鄭袖和上官大夫靳尚,,破壞齊楚聯(lián)盟。楚懷王又將張儀放回秦國,。時屈原出使齊國歸來,,問楚懷王為何不殺張儀,楚懷王追悔莫及,。此后10余年,,楚國政治混亂,經濟停滯,,兵力衰敗,。公元前299年,楚懷王受秦“武關相會,,重新結盟”的欺騙,,赴秦談和,被秦軍挾持到咸陽扣留,,客死于秦,。楚懷王長子頃襄王繼位后,更加昏庸,。
憶,!時光,濤濤奔流遠去,!楚國法律制度較健全,,屈原是貴族,,雖然被放逐之結論不能變,但對放逐之地是有一定選擇權的,。選擇楚國東南之角的陵陽,,因為此地有黃帝、少昊等文化積累,,更有彭祖等羽仙文化吸引著詩人,。高至喜在《楚文化的南漸》中指出:“當楚人進入江南之后,江南地區(qū)的面貌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,楚人帶來了較先進的文化,使開發(fā)江南的進程大大地加快了,,如冶煉鋼鐵技術的出現(xiàn),,青銅鑄造工藝的提高,玻璃制造業(yè)的興起,,漆器和紡織業(yè)的發(fā)展,,以及文化藝術的發(fā)達,在較短的時期內使江南地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嶄新的面貌,?!?/p>
五月多雨,浸潤著詩人的哀懼,。屈原被逐于江南沅,、湘流域。他遠離故土,,但仍心系國事,,他在《哀郢》中深情地寫到:“鳥飛返故鄉(xiāng)兮,狐死必首丘,。信非吾罪而放逐兮,,何日夜而忘之!”他在《離騷》中悲憤疾呼:“長太息以掩涕兮,,哀民生之多艱,!”在放逐的境況下,他一路上看到了戰(zhàn)爭的亂象,,看到戰(zhàn)爭帶來的創(chuàng)傷,,人們四處逃難,民不聊生,。他備受煎熬,,卻又無可奈何。當他聞訊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,、火燒夷陵的消息后,,悲痛欲絕,于5月5日懷石自沉汨羅江。
一個詩人屹立在天地之間,,向著大江,,向著南國大地,向著蒼茫的天空接連發(fā)問,,滿腔悲憤,,無可阻擋,一聲高過一聲,,一發(fā)而不可收,。《九歌》《天問》《九章》《遠游》《卜居》等一首首詩歌接連問世,,詩情萬丈,,流光溢彩,并且多為鴻篇巨制,,其代表作《離騷》更是長達373句,、2400多字,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一直保持著抒情詩的最長紀錄,。屈原是一個創(chuàng)作時代的拓荒者,,這個偉大的開創(chuàng)者出手不凡,他以極其豐富的文學想象力和高度夸張的表現(xiàn)手法,,以及瑰麗的詞采,,為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(tǒng)開辟了一條堅實的藝術坦途。至今,,他還屹立在各種文化舞臺上,,展示其古遠而非凡的風采。
屈原本為報國良臣,,縱然懷有如此高的文學天賦,,屈原卻并非是為了填補“詩人空白”而寫詩歌,他更沒有料到自己將以留世的文字而成為萬世尊崇的愛國詩人,。那時,,不但沒有“詩人”這個稱謂,連詩歌這種文體概念也還處在模糊階段,,只有“詩三百”才是詩,,“不歌而誦謂之賦”。因此,,從屈原逝后到西漢末年的三個世紀,,人們將其作品稱為楚賦、屈賦,、屈原賦等,,賈誼直接將《離騷》稱為“離騷賦”,,也有人稱其為“楚辭”。漢成帝時劉向整理歷代文獻,,才將他和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編成集,,定名為“楚辭”沿用至今。
屈原-----名垂青史,,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從政經歷和人生遭遇,,更是因為他的藝術才華和光輝詩篇。屈原自幼生長在西陵峽畔,,受山水陶冶,,重內美,愛整潔,,勤學問,。在故鄉(xiāng)樂平里,流傳著許多他少時生活,、學習的傳說及其有關遺跡,如濯纓泉,、照面井,、讀書洞、頌桔坡,、玉米田等,。毛澤東一往情深地說:“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圣。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,,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,,無私無畏,勇敢高尚,。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,。無論在國內國外,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,。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,。”
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,,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,。毛澤東分析屈原所處的時代說:“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變革都會產生一些悲歡離合的故事。至于屈原,,政治變遷是他個人的不幸,。屈原艱苦地走過他的時代。他憂國憂民,,力求挽救楚國的危亡,?!闭沁@樣的政治命運,成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,。他一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,,后人將其作品輯為《楚辭》,千古流傳,,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,,“逸響偉辭,卓絕一世”,。
這一轉身,,千年之遙。南宋愛國詩人陸游,,為了紀念屈原,,賦詩道:“江上荒城猿鳥悲,隔江便是屈原祠,。一千五百年間事,,只有灘聲似舊時?!庇捎谇姼璩休d著強烈的愛國情懷,、不屈不撓的戰(zhàn)斗意志、堅定執(zhí)著的政治理想,、純潔高尚的獨立人格,、舍生忘死的獻身精神。在他逝后七八個世紀的南北朝時期,,人們將其精神賦予一個由來已久的古老節(jié)日,,從而形成了今天,全民共度的以賽龍舟,、吃粽子,、祭屈原為主要內容的端午佳節(jié),讓赤誠和情懷永續(xù)千古,。(貴池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駐區(qū)發(fā)改委紀檢監(jiān)察組供 作者:汪海濤 潘飛)